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,學校是北京市重點大學、京港大學聯盟成員,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共研究生項目、國家“特色重點學科工程”建設大學、全國生態(tài)文明教育基地、全國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訓練計劃、接受中國政府為來華留學生提供獎學金的大學。
北京34所高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,但沒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,所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。
雙一流建設高校共2輪評選,首批140所高校擬建,本次147所高校第二輪建設,其中山西大學、南京醫(yī)科大學、湘潭大學、華南農業(yè)大學、廣州醫(yī)科大學、南方科技大學、上海科技大學是第二輪新入選的7所大學。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雙一流建設學科 |
1 | 北京大學 | (自主確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) |
2 | 中國人民大學 | 哲學、理論經濟學、應用經濟學、法學、政治學、社會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、新聞傳播學、中國史、統(tǒng)計學、工商管理、農林經濟管理、公共管理、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|
3 | 清華大學 | (自主確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) |
4 | 北京交通大學 | 系統(tǒng)科學 |
5 | 北京工業(yè)大學 | 土木工程 |
6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力學、儀器科學與技術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控制科學與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交通運輸工程、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、軟件工程 |
7 | 北京理工大學 | 物理學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控制科學與工程、兵器科學與技術 |
8 | 北京科技大學 | 科學技術史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、冶金工程、礦業(yè)工程 |
9 | 北京化工大學 | 化學工程與技術 |
10 | 北京郵電大學 | 信息與通信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
11 | 中國農業(yè)大學 | 生物學、農業(yè)工程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作物學、農業(yè)資源與環(huán)境、植物保護、畜牧學、獸醫(yī)學、草學 |
12 | 北京林業(yè)大學 | 風景園林學、林學 |
13 | 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 | 生物學、生物醫(yī)學工程、臨床醫(yī)學、公共衛(wèi)生與預防醫(yī)學、藥學 |
14 | 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 | 中醫(yī)學、中西醫(yī)結合、中藥學 |
15 | 北京師范大學 | 哲學、教育學、心理學、中國語言文學、外國語言文學、中國史、數學、地理學、系統(tǒng)科學、生態(tài)學、環(huán)境科學與工程、戲劇與影視學 |
16 | 首都師范大學 | 數學 |
17 | 北京外國語大學 | 外國語言文學 |
18 | 中國傳媒大學 | 新聞傳播學、戲劇與影視學 |
19 | 中央財經大學 | 應用經濟學 |
20 |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| 應用經濟學 |
21 | 外交學院 | 政治學 |
22 |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| 公安學 |
23 | 北京體育大學 | 體育學 |
24 | 中央音樂學院 | 音樂與舞蹈學 |
25 | 中國音樂學院 | 音樂與舞蹈學 |
26 | 中央美術學院 | 美術學、設計學 |
27 | 中央戲劇學院 | 戲劇與影視學 |
28 | 中央民族大學 | 民族學 |
29 | 中國政法大學 | 法學 |
30 | 華北電力大學 | 電氣工程 |
31 | 中國礦業(yè)大學(北京) | 礦業(yè)工程、安全科學與工程 |
32 | 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 |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、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|
33 | 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 | 地質學、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|
34 | 中國科學院大學 | 化學、材料科學與工程 |
首都經濟貿易大學,被稱為“第一筆交易”,在北京,是北京市重點大學、京港大學聯盟成員,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共研究生項目、國家“特色重點學科工程”建設大學、全國生態(tài)文明教育基地、全國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訓練計劃、接受中國政府為來華留學生提供獎學金的大學。
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前身為創(chuàng)建于1956年的北京經濟學院和創(chuàng)建于1958年的北京財經貿易干部學校。1995 年 3 月,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合并、成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。
截至 2021 年 12 月,學校設有校本部和紅廟校區(qū),占地面積351622平方米;有20個教學單位,開設47個本科專業(yè)(方向);擁有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,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,17個專業(yè)碩士學位授權點;教職工1593人,其中,專任教師1031人;注冊學生16,575人,其中本科生11215人,碩士生4111人,博士生571人,129名國際學生接受學術教育,549名成人教育學生。
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是雙一流大學,有2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石油和天然氣工程清單、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。
安徽大學是雙一流大學,有1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材料科學與工程清單。
東北師范大學是雙一流大學,有6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馬克思主義理論清單、教育學、世界史、化工、統(tǒng)計數據、材料科學與工程。
北京語言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,學校是中國唯一一所為來華留學生開設漢語課程的學校、以中國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化大學。
南京醫(yī)科大學是雙一流大學,有1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公共衛(wèi)生和預防醫(yī)學清單。
2023年北京最佳大學排名尚未公布,以下是2022年北京最好的大學,僅供參考。
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雙一流大學,有2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信息與通信工程列表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。
湖南大學是雙一流大學,有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化學清單、機械工業(yè)、電氣工程。
重慶大學是雙一流大學,有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,機械工程清單、電氣工程、土木工程。
2023年婁底大學名單包括湖南人文科技大學。
2023年常德大學排行榜包括湖南文理大學、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、湖南應用技術學院。
首都醫(yī)科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,學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國家衛(wèi)健委、教育部共建高校,是北京市重點高等學校。
2023年懷化大學排行榜包含懷化學院、湖南醫(yī)學院。
郴州2023年大學排行榜包括湘南學院。
2023年益陽高校名單包括湖南城市大學。